第0121章 喜书-《寒门望族》


    第(2/3)页

    周学正皱起眉头,觉得李差人这人说话可厌,借着酒意,二话不说起身去了后宅,可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到了次日,副学正陈教官邀请他去吃接风酒,周学正没办法托却,只得去了。

    见了面,周学正说道:“老兄盛情,其实多此一举。”

    这位陈教官年逾六旬,做了一辈子的教官,为人忠厚老实,恭敬的道:“大人,老朽无物可敬,唯有几杯素酒,您休要见笑。”

    “不敢不敢。”

    见没有第三个人在场,对此周学正很满意,便欣然入席。

    陈教官年纪大了,举杯,那手臂哆哆嗦嗦的,“下官不能吃酒,多一盅就要咳嗽,大人要自己尽量喝些。”

    “兄弟我亦不能多饮。”周学正笑道,可不是吗,脑仁子还疼呢。

    吃了几口菜,他问道:“老兄在此掌教多年,不知学里县里的秀才,数哪一个是文行兼优的?”

    陈教官答道:“吴兴是个大县,江南文风数一数二,这一批学子才华横溢的多了,也不好说谁是第一。”

    “不错。”周学正点点头,“那品行端方的,数哪一个?”

    陈教官笑道:“都是守法奉公之人,大人尽可放心,吴兴没有哪个学子敢胡作非为。”

    周学正不好问好友家的几位子侄到底如何,因昨日沈嘉绩还讲到了潜斋先生、耘农先生等至交,便问道:“文昌街有个常耘农,为人如何?”

    陈教官说道:“他年轻时在我手里做了好几年秀才,后来出去了,别的不知道,我晓得各方有个什么事,求到他必然出面的,还曾拿出百八十两银子修补损坏的文庙。”

    “嗯。可惜年纪大了。”周学正说道,“那还有个谭举人,为人如何?”

    “也是个大善人。”陈教官似乎想到了什么,“今年大旱,学生们吃不上菜蔬,多亏了他一力供应,那文庙他也出了不少银子。前几****说得立碑记着你的好处呀,人家却执意不肯,我就寻思送一面匾,还没送成,现在请大人斟酌。”

    没等周学正开口,站着伺候的李差人插嘴道:“大人,上个月越溪镇的张相公央求给他母亲送个节孝匾,完事后却只谢了区区二两银子,只够木匠的工钱,那金漆匠天天都来讨要工钱哩。这回您要给谭举人送匾,这谢礼可要事先讲明白了才好。”

    周学正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如此市侩,岂有此理!若再要如此,立即打顿板子开革出去。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