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6章 宝贝-《寒门望族》


    第(2/3)页

    如今孤家寡人,人们都知道他的毛病,戏称之为胡妖道,而他一生为嗜好所累,老了也不收心,这不又捧上了花凤来。听说一高兴,居然把仅剩的一点棺材本儿都取出来给花凤来添了戏装,自己却日渐靠着借贷度日,还和花凤来两个人形影不离,好像自认为乃“公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真实写照。

    跟在胡妖道后头的又是一位老秀才,自号杜亚,也是一位诗家,可惜年纪距离花甲已不大远了。

    杜亚先生修饰的比少年人还要漂亮,渐白的头发据说用过妙药,不但黑并且亮,脸上每日都要用剃刀刮三遍,以至皮肤分外的光洁,常年走魏晋风,涂抹了一层水粉,胡须都剃了,如果不是眼角额头上的皱纹诚实不欺,不然打眼一看就像二三十岁一样,而一身衣服好像刚从熨斗下取出来的,毫无半点褶皱,真是半辈子活的精致文青。

    无论年纪、举止、做派,杜亚先生都和唱小旦的花凤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花凤来虽是旦角,奈何一点不风流,整个人村头村脑,傻乎乎的,一直没有第二个客人捧他。

    走在最后的才是请客的东道——李公子李三爷,此人相比之下还较为年轻,但也将近四十了,长长的脸,颇带着一些纨绔之气,与这些穷酸不同,他其实是位富商,家里开了两间南洋广货铺,还有不少土地房子。

    只因生性喜好附庸风雅,才结交上了这班‘名士’。正所谓富人好名,名士慕利,总之两下各有所图,如此才结交的水乳交融。

    今日端午节,诗社的名士们早已约好,每人出一二两,搞个诗酒之会,仍不脱寒酸本色。李三爷听到消息,自然赶去自告奋勇,承担东道,才得以加入了诗社。

    这些人已经在城外的某处名胜吃过了一顿酒,傍晚,李三爷张罗马车将他们送到了波斯酒楼,只为了捧梁小玉,为了在她面前夸耀风雅,让小玉知道他交往的都是名士。

    哪知道小玉的心里恰恰相反,若是他独自前来,为了赚钱,小玉也或许按照酒楼不成文的经营手法,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他些甜头尝尝。但是面对这群杂色名士,却使得小玉非常厌恶。

    人家真正的文人什么做派,而这群宝贝什么做派?比如东家沈少爷带来的几位先生,光是听他们说说话便觉得大雅,短短时间受益匪浅,而眼前头一个李三爷便俗气冲天,常年流连于青楼楚馆,把酒楼里的女孩也当成妓-女一样看待,过来吃饭,实际上视为请朋友去打茶围一个道理。

    大多数的客人在用餐时,做主人见来上菜,都会举箸礼让道:“诸位请着,诸位趁热儿。”此乃近些年来,从北方京城传过来的腔调,南方亦有相应的讲究,若不如此,便算失礼。

    不像这班人,整个一群下三滥行院里的调调,还自以为学得惟妙惟肖,上来菜肴,这个嚷道:“三爷,别看着啊!”那个嚷道:“老胡,请动手啊!”最多的是命令自己,叫嚷“小玉还不给你三爷上点劲,来他腿上坐一会儿呀!”

    如此梁小玉也算是遭了劫数,为了业绩,偶尔也不得不强迫自己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