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回朝前夜-《浮生挽歌》


    第(2/3)页

    一想到阴雨蒙蒙的江边,满身是血昏迷不醒的人和一袭白衣撑着大红伞的女人,怎么想怎么渗得慌,可惜偷眼望去,那上官彧面上硬是没有任何表情,九歌接着编。

    “我师傅出现后径直走向那个人,二话没说,就从包袱里拿出一排家伙,对着那人就是一顿狠扎,结果你猜怎么着?”

    “……”

    “当然是被我师傅救醒啦,那人上辈子积了八辈子的德才在这么危急的时候遇到我师傅。后来我就跟着我师傅,一心想要拜她为师,因为我从未见过那么漂亮的女人,还那么厉害,比我娘还厉害。从那天起我就跟着我师傅,缠着她收我为徒,起初她说我太小,后来还是被我的执着所打动,才同意收我为徒的。”看着上官彧微闭的眼,九歌以为自己编的鬼话都能让人听睡着,不得不为自己默默点个赞。

    “七爷,七爷?”见那人并未回应,九歌继续道,“那我就先出去了。”

    说完九歌转身正欲离开,谁知那人朱唇轻启。

    “继续。”

    迫于无奈,九歌只得留下来继续编织那个蹩脚的故事,虽然有时候编的自己都接不下去,但是对于九歌来说,编不下去那是因为想像力不够,只要功夫下的深,假的也能变成真。

    好几次,九歌讲的自己都快要睡着,但偏偏这个时候上官彧会睁眼望来。那个冰冷的眼神,让九歌一个激灵,顿时了无睡意,又紧接着讲故事。

    夜,深了。

    九歌说话的语速越来越慢,终于在两更天的时候,九歌靠着床脚呼呼睡去。

    耳边没有再传来九歌的声音,上官彧忽的睁开眼,伸手点了九歌的穴。

    彼时,九歌睡的更加香甜。

    入夜的江陵不似靖城清凉,江陵本就地处淮南,温热的空气也透露几分湿润。

    排列整齐的石板街上行人依旧络绎不绝,两旁的摊位并没有因为入夜而收摊,倒像是因为黑夜的到来,多了些热闹。

    五日前,孟濯便随着邱韫一行先头部队回到了江陵。

    那日刚到,邱韫便带着加急捷报入宫面圣,孟濯则随着剩下的人留守在城外的御林军营内,几日过去,邱韫并未有何特殊指示,只说暂且先呆在御林军营,不要旁生节枝,只待大军归来。

    眼看着,八日过去,孟濯已有几日未见到邱韫。邱韫也吩咐过他们,虽不可随意走动,但回家探探亲还是可以的。

    今晚,邱韫进宫禀报明日大军回朝相关事宜,孟濯便报了备,步行出军营,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入了城。

    孟濯今日并没有骑马,而是褪去盔甲,一身劲装,徒步入城。

    自东城门而入,行至隶安街,孟濯打量着离开半年后的江陵。似乎并未有什么变化,但却好像什么都变了。

    东城的包子铺依旧受欢迎,从早到晚,总会排着长队。他对面的馒头店还是会早早关了门,门前还是有那条大黄狗卧在那里死盯着包子铺的笼屉,久久转不开眼睛。好像一切都没变。

    悠闲地踱步往前,不知不觉几个拐弯后,当一块写着孟府的牌匾闯入视野时,孟濯才猛然发现,原来走到了家门口。

    大门旁还是有两个家丁在守,门匾也还是一样的笔迹,只是这扇门,如今也进不去了。看着朱红色的门方,孟濯觉得,一切都变了。

    突然大门吱呀打开,里边走出一个无比熟悉却又无比厌恶的身影,孟濯转身闪入了身后的巷子。

    只见那人跟着一个家丁服饰的人出来,就见一辆写着瑜字的马车刚至。

    那人极为熟捻的上了马车,片刻后,马车便离开了。

    孟濯从黑暗中出来,看着马车上的字,瞳孔骤然紧缩。

    看来阿澜说的不错,爹娘的死,孟忝解脱不了干系。

    待再也看不见那马车的影子,孟濯又隐入了黑暗,几个起落就不见了踪影。

    芙苓街。位于城北。

    不同于隶安街的人声鼎沸,这里的房子破落,街道清闲。与隶安街比起来,芙苓街简直就是一个贫民窟。

    一个黑色的身影借着夜幕,出现在一个还算结实的木门前。

    “笃……笃笃……笃笃笃。”三下有节奏的敲门声。

    少顷,门被一个少年打开。

    那少年起初满脸戒备,但在看清来人之后,眉眼之间立刻漫上了欣喜。

    黑色的身影二话不说,也不顾那少年邀请,便踏入门内。

    少年还不忘伸出脑袋看看左右,确认无人之后,才安心的闭上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