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三教浅析(十八)-《大师》
第(1/3)页
这个幕后最大的老板,当然是指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本体了。笔趣阁WwΔW. biqUwU.Cc
这个东东通常被称其为‘心’,它可是一直在笑眯眯的关注着我们滴;你的一切一切小心思、小动作,它都是清清楚楚的,上天堂享尽荣华富贵也好。下地狱历经刀山火海也罢。它都是跟你同甘共苦,就是不言语(不说、不说、就是不说,呵呵)。
那么这个东东到底是真是假?它具体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简直是乎想象的困难,在这里只得请出佛陀他老人家在《楞严经》里的如下注解了。
(注)楞严:大定之总名也。自性定也。佛自释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故为圆定。性自本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为妙定。凡不兼万有,独制一心者,皆非圆定。凡不即性,而别取工夫者,皆非妙定。古德称之为,“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之定。
有一天,释迎牟尼佛到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宫廷里去,为追悼王父的忌辰而应邀赴斋。
佛的从弟阿难那天恰恰外出未归,不能参加。在回来的时侯,就在城里乞食,凑巧经过娼户门口,被正在站街滴摩登伽姐姐看见了,因此就疯狂的爱上了他。她就用魔咒迷住阿难,要想加以玷污。
正当阿难处于破戒情形的严重关头,佛在王宫里已有警觉,立刻率领弟子们回到精舍,波斯匿王也随佛同来。佛就教授文殊大士《楞严咒》,去援救阿难脱离困厄。
阿难见到文殊,神智恢复清醒,便与摩登伽女一同来到佛前,无限惭愧,涕泪交流,祈求佛的教诲。
佛问阿难:“你以前为什么舍去了世间的恩爱,跟我出家学佛?”阿难答:“我看到佛的身体,庄严美妙而有光辉,相信这种现象,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所以就出家,跟您学法。”
注:已经励志修行的同学们看到这段文字切莫草草,要知道阿难当时为什么会被邪咒所迷惑,就是因为在当时他有贪恋事物外在的想法,一种佛法来说,也就是‘好色’。由此可见,哪怕是有丝毫的贪念意识都是造成后果滴。
佛说,“世间的人,向来都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不生不灭的常住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平常都被这种意识思惟的心理状态—妄想所支配,认为这种妄想作用,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生种种错误,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我现在要问你,希望你直心答复我的问题。你要求证得正知正觉的无上菩提,大门只有一个直径,这个直径,就是直心。你须要知道,一切正觉者成佛的基本行为,就是心口如一,绝不自欺。你因为看见了我外貌色相的美妙,就出家学佛,你用什么来看?又是哪个在爱好呢?”
阿难答:“能看见的是我的眼,能爱好的是我的心。”
佛说:“你说出看见而生爱好,是眼与心的作用。如果你不知道眼与心在哪里,就无法免除尘劳(注八)颠倒的错误根本,不能消灭心理的烦恼。譬如一个国王,要用兵剿匪,倘使不知道匪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剿灭他们呢?你说,使你生爱好的,使你在烦恼痛苦中流浪的,都是眼睛与心所指使。我现在问你,这能看的眼,与能爱好的心,究竟在哪里?”
阿难答:“世间上一切有灵性的生物与人,他们能够看见的眼,都在面上。他们能够识别的心,都在身内。”(阿难第一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内。)
佛问:“你现在坐在精舍的讲堂里面,看外面的林园,在什么地方?”阿难答:“这个精舍的讲堂,在这个园地里面,园林在讲堂的外面。”佛问:“你在讲堂里面,先看到什么。”
阿难答:“我在堂内,先看到您,依次再看到大众。这样再向堂外看去,就可以看到园林。”佛问:“你看到外面的园林,凭什么可以看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