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三教浅析(二十二)-《大师》


    第(2/3)页

    要说明这些问题,还是先奉劝各位同学不要轻易的去搞这些东东。

    在下为什么这么说呢?

    无论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哪里会清净的下来。正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人们对于**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楞严经》卷六,佛告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所以修行若淫根不断,如蒸砂成饭。

    南怀瑾先生讲:我们修道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性的问题过不了关,所以不能得定。由于在意识上有性的欲念以后,就有各种漏丹的后果。一般这个漏,只是指身漏。实际上,六根都在漏。所以大家打坐,从头顶到手指尖,每一根神经都没有得乐,就是因为精不满的关系,都因为是有漏之因的关系。我们打起坐来,生理不能舒畅,心理不能清净,念头不能专一,不能真得定,都因为有漏的关系。

    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能得定。压制不是断,那个根仍然存在。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能够断。

    所以大家打坐,从头顶到手指尖,每一根神经都没有得乐,就是因为精不满的关系,都因为是有漏之因的关系。我们打起坐来,生理不能舒畅,心理不能清净,念头不能专一,不能真得定,都因为有漏的关系。

    我们打坐有时很清净,是因为六根都收摄了,少漏一点,自然就好一点,慢慢多坐,做到不漏,生理自然起变化。在我所说《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叙述的气脉过程是必然要经过的。这本书只讲督脉,没讲任脉。任脉是自律神经部分,包括五脏六腑部分,任脉若通了的话,中脉也就通了,任脉是比督脉还难通的。

    真到了任脉起变化,五脏六腑等于换了个位子。如果见地道理不清楚,会吓死的,这也是唯心的作用。佛经上讲脉解心开,确有此事。心脉解开是非常难受的,好像在心口上挨了一刀一样,不过打开了后,真是舒服无比。胃气打通尤其难受,好似胃连着肺部、肝脏,一下子给人撕了下来一样。打开了,就好似五脏六腑都换了一个。换句话说,心肝脾肺肾的功能慢慢坏了,自己里头慢慢给你拆下来,换了一个新的装上去。

    任脉通了以后,当然,所缘的观想还是在定境中,这个知觉定境界,同我们生理上的变化没有关系,这时才会懂得解脱。

    假定这时因生理上的各种变化,我们当场死了,我们那个灵明觉知照见自己变化的,正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无所谓了,要死就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只要把定的境界保持着,等任脉完全打通了以后,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初禅。

    当然,任脉通没有这么简单,修行是苦行。道家有个名词叫“焚修”,修行者称“炼师”,硬是像在火中锻炼一样。

    看看,这些东东令人头疼吧?

    按照我们一般人来说,花花绿绿的票子是可爱滴,美丽动人的姑娘是诱人滴,五光十色的世界是美好滴......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这些都是不想舍去,还想顶住世俗的压力去修道?

    只怕是,你盘腿到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时候,忽然心动:“对面美丽的姑娘窗菲为何还不打开......”

    所以说在下奉劝各位,切莫一时冲动去盘腿修道。真要是对于这些东东感兴趣,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必有适合的,要自己去找出来才行。以在下的观点来看,如果您现今没有坚实的毅力,不妨去老老实实地念【阿弥陀佛】来渐修为上。

    至于【修道】的好处,那是肯定有滴。

    如果您善于观察就会现,自己身边那些终日念佛的老头、老太太,人们虽然都说那是‘迷信’却觉得慈眉善目的而愿意去亲近。且更不必说,这些念佛人众大都是高寿的。这种算不算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