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地尽浩然-《我有一座江湖》


    第(2/3)页

    少年略作思索,直面那道高大虚影,掷地有声,昂首正色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人之志不可为之事,众志成城,可为之。”

    “好,甚好!”

    儒圣化身的语气终于有了波动,浩然正气随之翻滚激荡。

    光幕外一片哗然。

    这年轻人究竟是何身份,竟能对儒家圣人提出的策问对答如流,且屡获称赞。

    即便是十三学宫内避世不出的所谓贤人,像他这般年纪时恐怕也未见得有如此学识。

    先前与少年有过接触的几位夫子大儒皆神色各异,却无一不在懊悔未能将少年招入门下。以此子展现出的傲人天资,文道一途,必将坦荡通达,可成大器。

    “你并非读书人,却深明至理大义。”

    儒圣化身渐平周身浩然正气,嗓音醇厚,平淡如初。

    “吾幼年求学,少年明学,中年教学,晚年治学。毕生求索,无非一学字而已。”

    “镇守人间三百载,看遍人情冷暖,盛衰兴替,却独有一事不得解。”

    “最后一问,问尔、问己、问心,更问此刻天下儒林士子,文道后辈。”

    “读书治学,修身养性育浩然气,究竟所谓何故?”

    整座九雲轩内外喧嚣声止,骤然一片寂静。

    不止众多儒生士子读书人,甚至连武夫术士其他形形色色身份各异的看客皆面露思索神色,回味着方才儒道圣人所问。

    是啊,文道悠悠万千载,苦学求索之人如过江之鲫,或争名逐利,或自命清高,或独善其身,或心怀社稷。

    读书人,为何读书?

    站在圣人化身不远处的少年眉头舒展,心境豁然。

    读书人为何读书?

    在那个距离辉煌盛世已有千余载的年代,有一位同样心怀天下的大儒,给出了答案。

    少年一步踏出,挺胸昂首,衣袖飘扬,神采焕然。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

    少年第二步踏出,目光四顾,似在俯瞰芸芸众生。

    “为生民立命。”

    少年三步踏出,清澈眸子第一次毫无畏惧直视那道戴儒冠着儒袍的高大虚影。            “为往圣继绝学。”

    光幕外再听不见半声响动,静可闻针。

    短短三步,区区三句,却仿佛走过悠悠岁月,道尽千载风流。

    少年双目微合,摒弃掉脑海中一切想法。

    此刻在他身前,似乎出现一道垂暮之年的书生人影,伏案提笔,念念有词。

    末了,潸然泪下,展颜含笑。

    笑容里,满是书生意气,满是豪情壮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