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嘴炮时代-《神豪UP主》


    第(2/3)页

    郭德纲早期的作品《我要反三俗》也提供这样一种辩护方式,即相声应该摒除教育价值,提供纯粹的娱乐和笑声,他说:都是成年人,没什么人听一段相声就变坏的。

    但郭老师低估自己了,他在很多场合都讲到一个段子:有些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大度的人,要离他远一点,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相声演员输出的这个睚眦必报的观点已经成为了网上很多人在表达绝不原谅时,经常会引述的金句。

    b站上名为郭德纲讲道理的节目已经洋洋洒洒剪出262个段子?

    可见即便是他,相声也不能仅仅是笑料而已。

    也许没有一个场合,我们可以用“这是喜剧,别当真”来为他的冒犯做足辩护。

    每一个凡尔赛的笑话都在用夸张的手法讽刺炫耀者的可笑。最近出现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梗,是单口喜剧的技术反转。马保国的空耳梗,是谐音。

    “u1s1”,“有一说一”的缩写,看似要说客观的话,但一般后面会接非常讽刺刻薄的话,是预期背离。

    当然反话和反讽更是我们在网上构成网络热词的基本形式,例如懂哥。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表情包,尤其是截取的gif表情包,也是以讽刺作为其基础的构成逻辑。

    可以说今日的互联网言谈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就是一场巨大的单口喜剧。

    不管是在b站弹幕评论、微博评论和各个游戏论坛,豆瓣小组,还是短视频评论区,讽刺都成为互联网话语的基本形式,并随着各种迷因,输出全网,复制、传播。

    开始谈及阴间话指那些冒犯性的,讽刺的,引起人不适和迷惑的内容。然后我们开始称呼这些人为阴阳大师。

    而那些以这种矛盾对抗、冒犯和不适为乐,喜闻乐见此种攻伐的,也称呼自己为乐子人。

    但毫无疑问人们对于这种讽刺的熟练,尤其是类似《吐槽大会》这种以刻薄挖苦作为卖点的节目,都在渲染着此种文化,并不断为人们提供着可以效仿的模式,提供着练习和范例。

    清华学姐事件中,人们用她的器官造梗,吐槽“清华美院不算清华”;“机核tlous2”事件中,人们抓出“奇迹”这个词汇,在所有机核内容下刷这个词汇,形成一种“call    back”的效果。

    每一个群体几乎都拥有一个恶心人的名字。持有温和宽容价值观的,叫“圣母”,非裔的权益运动,叫“黑命贵”,女权主义者叫“拳师”,和他们对立的叫“蝈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