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造不如买-《大明1805》


    第(2/3)页

    “实现了十六吨的指标,就能直接上舰了。

    “还有最后那个五十年,那更是我个人的一种评估,不是给设计团队下的指标。

    “如果一定要作为指标的话,那也是给工程和工艺部门的。

    “他们要保证舰体建成后,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不会在五十年内损毁的无法使用。

    “只要不是战争损坏,五十年内至少要还能修。

    “至于舰体上的东西,五十年内估计都可以换上三轮了。

    “现在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大型战舰建造周期漫长,建成就落伍的事情一点也不新鲜。

    “让工匠们不要畏首畏尾,把自己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技术拿出来就行了。”

    朱靖垣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大堆,目的只是让汪来相信自己的接受能力很强,让他们确定自己不会拿随口说的话当验收标准。

    汪来对朱靖垣也很熟悉,知道朱靖垣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客气。

    朱靖垣如果提出了某些硬性指标,那肯定是耳提面命的要求必须做到。

    就像当初的三十节的航速,后来的一千三百六十公斤炮弹,搞不出来就不定稿。

    现在既然嘴里面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这么要求的。

    汪来心中也是真的放松了下来。

    然后现场几人就这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了各个方面的情况。

    在时间接近中午的时候,汪来好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次提到了泰西人的造舰计划。

    “对了,陛下,殿下,泰西各国的造舰活动,似乎已经进入了某种竞争状态。

    “英国人要确保他们的新战舰数量,比泰西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多。

    “而普鲁士人则是对准了英国人,准备把主力舰数量提升到英国相同的水平。

    “露西亚人则试图确保大口径火炮数量不低于任何一个国家。

    “法国人要在大秦海与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对阵,在大西洋与葡萄牙人对阵,对英吉利海峡与英国人对阵,似乎是压力最大的一个。

    “法国人的造舰计划,也不得不跟着英国人走,也要保证主力舰数量不少于英国。

    “意大利人似乎正在与普鲁士人沟通,可能会用他们的三联装的炮塔设计,交换普鲁士的更大口径的火炮技术,同时并共同防御法国人和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在海军上似乎相对轻松一些,要应对的是意大利人和奥斯曼人,但是他的海上环境非常的恶劣,奥斯曼和意大利能堵住它的出海口。

    “而且奥地利的陆地环境同样恶劣,被普鲁士、露西亚、奥斯曼夹在中间。

    “奥地利其实宁愿露西亚和普鲁士把更多力量放在海上,因为奥地利与他们在海上的矛盾反而不如在陆地上那么的明显。

    “所以奥地利的目标,似乎是要求主力舰数量上不少于他们,但是单舰的吨位和火力上可以放宽要求,以尽可能的节省造舰成本。

    “奥斯曼人的工业技术最弱,但是却非常坦诚的直接向我们购买。

    “所以能够拿到的战舰水平,实际上并不低于泰西各国……”

    汪来说到这里稍微喘了口气,朱仲梁见状插嘴说:

    “就泰西各国的局势和财政状态,能让他们在海军上这么折腾吗?

    “泰西各国在世界大战中损失严重,战后还要支付赔款,恢复建设,财政本来就不宽裕。

    “那些新锐高速战舰,泰西各国全都要自己独立研发,自己独立建设建造工厂和船坞。

    “他们的研发和建设总成本应该比我们大明更高一大截的。”

    汪来马上回应说:

    “陛下圣明啊,臣在各方面得到的消息都说明,现在泰西各国在海军建设上非常吃力。

    “就像奥地利,他想要节省造舰成本,但是这种规模的战舰,再节省能低多少?

    “研发成本是一定的,越是计划建造的战舰数量的少,单舰的成本越是难以压下去。

    “我们大明对应整个泰西造舰,技术成熟自后单舰成本反而一路下降。

    “所以就算是拿出相同的资金,最终大明造出来的战舰也是数量更多,质量更好。”

    朱靖垣听着汪来和朱仲梁的对话,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味。

    泰西人在造舰竞赛上可能要摔跤了,大明的工匠们似乎不怎么放在心上?

    既没有担心泰西海军对大明造成威胁,也没有为他们的吃力而有很明显的惊喜。

    反而透露着一股嫌弃和鄙夷的感觉。

    这种感觉似乎有点像是上辈子的欧洲人面对南美各国海军竞赛的心。

    可能比那稍微重视一点,但也远远达不到上辈子欧美各国,面对自己的海军竞赛的程度。

    至于普鲁士人和意大利的合作倾向,这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这不是什么历史惯性,而是两国的环境格局决定的。

    两国虽然陆地接壤,但是中间隔着泰西最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

    两国在陆地上基本上是互不影响的状态。

    两国的海军,更是一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一个大秦海活动,根本凑不到一块去。

    普鲁士是泰西大陆的四战之地,但是相对而言南方是最安全的。
    第(2/3)页